热电偶检定规程是一系列用于确保热电偶测量准确性的规范和步骤。以下是一些关键内容和方法:
1. 概述
热电偶检定规程是由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6年8月23日批准,并自1997年3月1日起施行的标准。该规程适用于长度不小于750mm的新制造和使用中的分度号为K(镍铬-镍硅)、N(镍铬硅-镍硅)、E(镍铬-铜镍)、J(铁-铜镍)的热电偶在-40℃至1300℃范围内的检定。
2. 技术要求
●热电极名义成分:不同类型的热电偶其热电极的名义成分有所不同,具体要求可以参考规程中的表1。
●允差:不同分度号和等级的热电偶在规定温度范围内的允差应符合规程中的表2。
3. 检定项目和方法
●外观检查:检查热电偶的电极是否平直、无列痕、直径是否均匀,测量端是否牢固、无气孔等。
●电势测量:使用电势测量仪器测量热电偶在不同温度下的热电势,与标准热电势进行比较。
●绝缘电阻测试:使用兆欧表测量热电偶电极与保护管之间的绝缘电阻。
●比较法:将待检热电偶与标准热电偶置于同一温度环境中,比较两者的输出电势。
●稳定性测试:在恒定温度下,连续测量热电偶的输出电势,观察其是否稳定。
●重复性测试:在不同时间点重复测量同一温度下的热电势,判断其重复性。
●反应时间测试:快速改变温度,测量热电偶达到稳定输出所需的时间。
4. 检定处理和周期
检定周期一般为一年,但具体周期应根据热电偶的使用情况和重要性来确定。如果热电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检定。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综合判断热电偶的好坏,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果需要更详细的信息,可以参考《热电偶检定规程》的全文。
所属类别: 新闻中心